恆善故事
這個故事要從2002年張講師和陳教練第一次聽到靈學理論開始說起,靈學從那一天,奇妙地成為兩人生活重心天天與靈學相處,現在靈學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是一份專業工作,到目前為止仍然樂此不疲。
那麼恆善故事是怎麼開始的呢?首先從陳教練的共感(敏感體質)說起,因為是共感人,體質敏感所以常常身體有各種不舒服和困擾,例如:去到人多的地方就頭痛、頭暈,肚子痛,去到某些地方就生病感冒又發燒,小時媽媽一度以為會養不活,還有從小就怕吵、怕熱、怕髒、怕人多、怕各種不好聞的味道,簡言之就是「很難搞」。另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問題,就是不時會看到無形靈體穿牆而過或是外靈突然出現在眼前,這樣的陰陽眼體質讓自認為科學知識份子的她感到矛盾無解困擾又無計可施。
再來是張講師,從小就對東西方各門各派的宗教、哲學或是神祕學、玄學、外星人,超感興趣的,尤其上大學後更是對無形靈界的現象感到好奇,常常不知不覺就會逛到寺廟去,然後忍不住就進去閒逛東看看西翻翻,後來常常去寺廟裡翻看佛經、抽支籤就成了上大學時的另類興趣,這期間看遍許多佛教經典和哲學書籍,也造就了後來接觸靈學的因緣。
想當年還因為要追女生,所以愛抽籤問感情,常常抽完籤自行解讀籤文後,發現自己竟然很會解籤也很會看籤詩上的文字所代表的意境和涵義,於是後來學了靈學後才發現這是源自上輩子的職業,現在恆善心靈諮詢中的「解籤」和「解夢」服務也就是啟發了這上輩子的「天賦」呢!
然後有一天那時還是大學生的陳教練不知為何的突然在經過一間素食店後,就決定了從今天開始吃素,但是從沒有信仰的她,是因為宗教因而開始吃素嗎?不是!不是!真的不是信教,而是突然之間就興起了:「就今天吧!從今天開始吃素」這樣的念頭。所以從那一天開始吃素,直到後來接觸了靈學後才慢慢改變。
而在大學畢業後,陳教練原在台灣有名的出版集團工作,卻也不知為何某天看到一個台灣頗富盛名宗教團體的文化出版部徵編輯,竟然興起要前去應試這個職務,而且最後還真的打敗許多應徵者後被錄取了。在充滿佛法的出版環境裡也待了好幾年,但奇妙的是雖在這樣的佛學環境中,陳教練卻從未想要成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這段充滿佛緣的過程,真可是一段奇幻之旅。後來陳教練接觸了靈學後,才解答了為何有這些充滿佛緣的事件,答案就是:「修持因果啟發」。
所以這兩人有著所謂「修持因果」(請看靈學知識文章,了解甚麼是修持因果),因此當第一次看到靈學理論時十分雀躍欣喜,因為靈學不是「宗教」,不是甚麼神祕難懂、不可解的高深「大道理」,不是看不懂的「經典古籍」,原來「靈學」這麼簡單,這麼「科學」,原來「真理」不在他處,就在每個人體內奧妙的「無形精神」之中。
因為這樣的理由,兩個人一起開始探究靈學的浩瀚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靈學並以靈學專業從事助人工作,直到現在。
兩個人一路上經歷過不管如何講述「靈學」,總難以讓「靈學」擺脫宗教的印象。原因是講述靈學理論,很難不帶有宗教的意涵,在台灣只要談到靈的事物多數都與民間信仰、東西方各種宗教或由歐美、日本、南亞傳入的新興修行法、新興宗教有關。
因此靈學在初期發展時很容易讓人覺得,這還是一種宗教,或者是包裹著科學外衣的宗教,又或者是一種講身心靈的修行團體,談的內容是解脫生死、精神寄託、神明保佑或是自我追尋、靈魂超越、靈氣、能量、突破自我等等議題,甚至講「靈學」、「靈界現象」,大多人還是覺得怪力亂神,像是某種「邪教」或「神秘組織」,無法讓「靈學」具學術性和專業性的印象!
基於上述原因,「靈學」一直很難被重視也很難推廣,因此恆善想要用全新的方式來推廣「靈學」,推翻以非營利組織(英語:nonprofit organization,簡稱NPO),不收費用,像是宗教社團的發展方式,而採用營利企業的方式來推動,這個重大的改變,是因為我們相信「靈學」可以像「醫學」、「心理學」、「文學」、「經濟學」、「化學」、「統計學」、「社會學」、「商業學」、「行銷學」等等學術一樣,可以廣為社會接受並培育出傑出的專業人才。
讓靈學轉換新面貌的過程摸索非常久,常常不斷開會討論、腦力激盪,如何才能讓這麼珍貴的靈學走入社會走入人群,讓每個人都能接觸到。就在某一天,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如果能讓每個學習靈學有無形能力的人,可以將靈學當作一份「職業」,而且獲得合理的報酬,那麼當大眾有靈學困擾想要找尋協助時,能有靈學專業人才之服務,能創造出這樣的就業市場,也就能讓學習「靈學」的人,更有目標更有成效。
基於上述想法積極將靈學發展商業化,並著手進行規畫轉型成為專門教育培訓靈學專業人才的機構。
所謂「專業」,就需要具備專業職能,可被市場大眾檢視,能為他人提供建議與服務;如此就不能是業餘或是玩票性質。專業培訓出靈學的特殊職能,需要有完整的理論知識、專業道德倫理、培訓過程注重應用、原則與標準,經由這樣培育出來的專業人才,才可投入商業市場提供專業的靈學服務,給予有需求的社會大眾並收取合理的報酬。如此「靈學」才能有專業地位,值得被重視和投入。
因此第一步我們設立「恆善天下心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服務系統),主要發展顧問服務、圖書出版、產業育成、國際貿易、經絡調理等,而這些服務最主要的核心即是以「靈學」為主軸,讓「靈學」成為商品化的服務。
接著設立「許衡山靈學研究中心」(輔導系統),此研究中心最主要的研究內容是「許衡山靈學」,研究中心的任務是進行靈性研修的學習輔導與四大步驟指導、靈性潛能的開發,每一位加入靈性研修的學員都是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因為靈學最重要的研究工具是「第三眼」與「靈力」,因此研究員都致力於自身的潛能開發並加入靈學研究。
最後設立「社團法人中華國際靈學發展培訓與研究學會」簡稱中華靈學會(認證系統),靈學會主要任務為提供各級靈學專業證照的考核與認證,經研究中心所輔導與培訓的靈學專才,可透過公平、公開、公正的考核制度與認證系統,完成人才培育。中華靈學會同時肩負著靈學發展培訓的使命,期許靈學能夠日新月異,引領時代脈動。
最近幾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造成的疫情,讓靈學服務有了新的突破;我們利用線上視訊與遠距服務,讓遠在地球另一端的朋友也能與靈學面對面。
提升靈學地位,推動靈學國際化、全球化,也讓培育出的靈學人才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個案與多元化服務內容。當我們聽到培訓的學員分享不同國家的個案經驗時,我們都十分興奮與雀躍,這也讓我們意識到靈學不僅突破宗教的限制還有種族、文化、社會的隔閡,「靈學」是屬於全人類的,是所有人類共同迫切需要的新學術。
靈學可以商業化、專業化、現代化、全球化,靈學人才要掌握社會脈動,要了解社會變遷,要具備多元視野,要能跨界思考,了解現代人的所需、所苦、所求。
在恆善靈學機構的每一位成員,都因為認識了靈學而有共同的話題與成長目標。這是因為靈學可以活用在生活的任何一個面向,而且簡單易懂,沒有高深的大道理也沒有任何宗教或信仰的影子。在恆善純粹就是一個以學習為重心的學習型機構;你也可以稱之為像是一間學校。在這裡我們一同練習怎麼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突破自己,創造身心靈健康幸福的人生。
如果你想要認識自己,歡迎你來恆善…
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歡迎你來恆善…
靈學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它還是生命的指南…
靈學不僅是一門可研究的學術,它還可以是一項職業…
靈學不僅可以協助他人,它更可以讓你的生命開始鮮活與眾不同…
如果你想聽更多恆善的故事,歡迎您來這裡坐坐…